上海戏剧学院2023年《国学与中华文化精神》 进修班招生简章

发布者:继续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3-05-04浏览次数:94

  

   “国学”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一种生命的艺术和智慧,是我们心灵的家园,是我们精神的支柱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有魅力、有智慧。学习国学是了解我国文化根脉的必然途径。

   这一模块以延绵数千年的中华思想为主要内容,从周易、道教、佛教、先秦哲学、老子哲学的角度切入,并与当下生活相结合,为每个人为人处世提供新的智慧养料,对于帮助现代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特色

   由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的专家组成专业教授团队,以大师班形式授课。


二、招生对象

   国学相关研究者以及爱好者等。


三、课程设置

课程

任课教师

课程内容

先秦哲学

黄意明

先秦学术代表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属于世界文化大发展的轴心时期。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大多内容可归于哲学范畴。本课程涉及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各个方面,不仅有对诸子学说的学理阐释,也包括古人以此修身实践的内容。了解先秦哲学,对杂乱的时代安定内心、培养理性精神大有裨益。

道教文化寻真

王驰

在中国社会中,道教乃是中国本土文化的大渊薮“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之说。道教文化广博精微,论学则囊括天人,论文则丰于藏经,论行则济世度人,历来难为世人窥识。

本课程将真实呈现与现代阐述相结合,从“史”“理”“法”的不同层面来讲述道教对宇宙、自然、人性的深刻观察和独特成就。尤其是结合现代科学如心理学、医学、物理学等,通过古今对话来发掘旧学新命。最后会带领学员实地参访道教宫观,体验活生生的道教文化遗产,以裨益身心。

佛教与中国文化

张煜

佛教作为一种异域文明,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两宋以后,儒、释、道三教越来越走向合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课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追溯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其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在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旨在开宽学生视野,揭示宗教与哲学、伦理、艺术、文学等的相互渗透与联系。

宋明理学思想

肖永奎

理学通过对哲学问题的建构重新整合古代各派的思想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形态儒家哲学体系。理气心性是理学家们讨论最多的范畴,道德修养的工夫与本体问题是贯穿理学始终的根本问题,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与社会政治的正义追求是理学相辅相成的两个基本面。

本课程将通过对二程、朱熹、王阳明思想的解读,重新认识这一思想传统,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一点思考。

周易文化与中国智慧

穆晓峰

《周易》,也可称为《易经》,被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众经”之首、大道之源,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哲学基础。周易》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是古代中国智慧之结晶,是中国人献给全世界的最高智慧。

  本课程以“《周易》文化与中国智慧”为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周易》文化,及其为世界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汉字与中国文化

罗建平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石,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的直源文字。最初的汉字(甲骨文)出自占卜之需,如同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具有神圣性(民间尚有尊字习俗)。汉字以形为本,属于视觉思维,与以象为本的中国文化相呼应。而汉字的发音系统又给汉字的象形系统增加了意义空间。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念、历史信息、哲学思想,是值得深度开采的国学宝藏。汉字不止是一种记录符号,自身就有意义,是心灵的几何,全息反映了心灵和世界的存在。这就是汉字的原型智慧。由此可以引导我们洞察远古的玄机,启迪当下的迷惑。汉字的原型智慧处处在在,充满魅力。


部分专家介绍:

黄意明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南京大学哲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人文社科部副主任,上海美学学会理事,上海周易学会理事。西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河南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上海文化旅游促进会监事、高级顾问。曾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和波士顿学院做访问学者。在上戏长期担任文艺美学的教学工作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

王驰  南京大学宗教学博士。中国道教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宗教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道教学院常务副院长。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荣誉副研究员,新加坡道教学院海外顾问。

张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点负责人。上海市浦江学者,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学,清代诗学,海外汉学。著有《心性与诗禅:北宋文人与佛教论稿》,译有《〈十王经〉与中国中世纪佛教冥界的形成》等,发表专业论文五十余篇。

肖永奎  上海戏剧学院人文社科部教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古代哲学、宋明经学与理学,在《中国哲学史》、《国学学刊》、《世界宗教文化》等杂志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法度与道德:王安石学术与变法运动研究》。

穆晓峰  紫轩书院创院院长。民革上海市委会第十五届文化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院访问学者。

建平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兼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梦学专家、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副院长。著有:《全球战略管理》、《夜的眼睛——中国梦文化象征》、《汉字原型中的政治哲学》、《汉字情:符号中的情感世界》、《汉字形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四、收费及学制

1.学制:64课时(2/周,4课时/次,45分钟/课时,预计8周完成)

2.学费:8000/

3.开班日期:预计20236月开课(最终开班日期以学院通知确认为准,额满开班)

4.授课地点:上海市华山路630号(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  


五、承办机构

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六、结业

学员在学习期间由我院统一进行管理与考核,考核合格学员将颁发上海戏剧学院进修证书。


七、报名事宜

1. 课程咨询:

1)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请邮件咨询

2)电话联系:021-62498120 ,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请邮件咨询

3)邮件联系:baomingsta@126.com

2.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及缴费

3. 监督电话:021-62486374